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开博体育会被定位吗 > 新闻动态 > 层高标准提升至3米 现在房子就不值钱了?
层高标准提升至3米 现在房子就不值钱了?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5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最近住宅层高标准将提高至不低于3米的话题受到市场关注。这一标准会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?

技术标准和现实状况

2.8米的层高作为技术标准,并非由单一政策文件明确,而是随着建筑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逐步形成的。其实最初房屋建造没有2.8米的概念,通常早期的建筑层高在3米甚至更高。比如大家喜欢打卡的武康大楼等等。当时建筑技术有限,高层建筑较少,多层住宅为主,较高的层高有助于改善采光和通风。

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住房需求激增,为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,层高开始逐步降低。1987年发布的《住宅建筑设计规范》首次明确普通住宅层高不宜超过2.8米,标志着2.8米层高成为标准。1999年发布的《住宅设计规范》进一步明确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.8米。2011年修订的《住宅设计规范》延续了这一标准,规定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.8米,卧室和起居室净高不应低于2.4米。

现在都是精装修交付,地暖、中央空调成为交付“标配”,如此室内净高只有2.65米左右,居住的舒适度降低。因此,目前不少开发商把层高提高到2.9-2.95米左右。所以,层高3米作为刚性标准也是市场需求提升的结果。

对市场影响

1、 开发商。对开发商而言主要是成本上升。比如材料成本增加:层高每增加0.2米,墙体、立柱、门窗等建材用量相应增加,直接推高建安成本。例如,按每平方米造价5000元估算,成本可能增加3%-5%;结构要求提高:层高增加可能导致梁柱截面尺寸或配筋量需调整,以符合抗震和承重要求,进一步增加结构成本等。

此外,建筑密度提升(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,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)。土地出让合同里通常有建筑限高要求。限高100米情况下,原可建35层(2.8米层高)变为33层(3米层高)。销售面积既定的背景下,开发商不得不再造一栋楼。建筑密度提升,公共空间减少,居住体验也会降低。

2、对市场影响。层高是房屋品质的一部分,买房考虑的因素有很多,比如地段、价格、开发商品牌等等。所以不会成为楼盘是否热销的唯一因素,更何况一些讲究品质的开发商已经把层高主动上调到2.9-2.95米。短期项目是否热卖主要看区域内供求关系。当然标准制定到落地还有一段“真空期”,这一时期开发商也可以自主调整,满足未来的要求。从长期角度来看,符合高技术标准的房子和“好房子”的要求是匹配的,居住舒适度的提升会被消费者认同。房子新旧产品的迭代速度会加快,被市场淘汰的产品在二手市场中价格自然支撑力就不足了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